随着旅游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海南省游泳池游客数量明显地增加,游泳安全管理问题逐渐凸显。为此,海南省旅游协会于2月21日发布了一份倡议书,呼吁全省旅游企业和事业单位及游客共同加强旅游场所游泳池的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
倡议书中强调,旅游企业和事业单位需确保游泳池合法经营,确保拥有《游泳池经营营业执照》《高危行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照,以及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这包括制定应急预案、日常巡查和水质监测等措施,同时明确责任到人,按时进行检查泳池设施,确保环境安全和卫生。在泳池显著位置公示“游泳池管理制度”和“游泳安全提示”,提升游客的安全意识。
此外,各旅游单位还需加强设施建设,提升应急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要配备充足的救生器材,确保游泳池区域的全方位监控。单位需按照标准配备持证专业救生员,并确保其在开放时段全程值守。同时,定期组织救生员进行应急演练和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为了增强游客的安全意识,倡议书提出,通过客房电视、广播等多渠道传播溺水自救和心肺复苏知识,并在泳池入口和更衣室设置安全提示牌。尤其在高峰时段,更要增加安全提示,提醒游客注意游泳安全。
倡导文明旅游也在倡议书中被强调。游客在涉水活动前应评估自身状况并做好热身,游泳时应遵守管理规定,督促未成年人避免单独游泳或进入深水区。发现安全风险隐患时应及时联系救生员或拨打急救电话。
海南省旅游协会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希望能够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和全员参与,使每个游客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享受旅游体验,一同推动海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